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吴锦行 通讯员 胡仲宇
在豫皖交界处的濉溪县铁佛镇与永城市交界田野间,三座湮没于荒草数十年的孤坟曾是历史的沉默见证者 —— 长眠于此的,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在淮海战役陈官庄歼灭战中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却因历史变迁沦为“无名者”,被时光遗忘。2024年以来,永城市与濉溪县检察机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司法担当,联手开展了一场跨越行政区划的英烈守护行动,最终让三位烈士遗骸于清明前夕庄严迁入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并重塑了两地红色资源保护的长效协作机制。
2024年5月10日,永城市人民检察院干警在公益诉讼线索排查中敏锐捕捉到这片被遗忘的角落。“不能让英雄埋骨荒野!” 该院迅速将线索移送至濉溪县人民检察院,并同步启动跨区域协作机制。两地检察官组成联合调查组,携带地图实地踏查边界争议区域,对照淮海战役史料深入考证战史地理,先后走访铁佛镇梁楼村、张井村及当地小学,在老党员口述回忆与村委会档案中追溯属地渊源。村民张大爷回忆道:“小时候就听老人讲,这是打陈官庄时牺牲的娃,可没人知道他们叫啥、家在哪……” 这一记忆碎片成为确认烈士身份的重要线索。
经多方走访核实,调查组最终确认三座烈士墓位于濉溪县铁佛镇境内。“英烈精神没有地域界限!” 永城检察干警主动协助濉溪同仁开展证据固定工作:多次召开案件磋商会,以翔实史料论证墓主参加陈官庄战役的史实关联,结合《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条文阐明属地政府及职能部门的保护责任;向濉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履行修缮迁葬义务。两地检察机关以 “求极致” 的办案标准,推动形成跨部门协同的证据链闭环,最终将烈士墓正式确认为淮海战役牺牲革命先烈的安息之所。
展开剩余43%今年清明前夕,在永城与濉溪检察干警的共同护送下,烈士遗骸庄严迁入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环抱中,三位无名烈士终于拥有了应有的尊严与荣光。永城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亚东表示:“红色资源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宝库,守护好这些历史遗产是检察机关的神圣使命。” 此举不仅告慰了烈士忠魂,更通过庄重仪式向社会传递了 “崇尚英雄、捍卫英雄” 的价值导向。
英雄的故事并未终结,守护的脚步仍在前行。2025年8月5日,永城市检察院以该案为契机,联合濉溪县检察院会签《关于建立濉溪永城红色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的意见》,将个案实践上升为制度保障。文件明确要求整合两地公益诉讼资源,建立全方位协作体系:加强信息共享与线索移送,确保损害红色资源行为无所遁形;深化调查取证与联合办案,形成跨区域监督合力;推动法律法规实施与资源传承,促进革命遗址合理利用与永续发展。该机制正为两地散落烈士墓、革命纪念设施等红色印记注入新生机,构建起覆盖豫东大地的司法保护屏障。
出彩速配-炒股入门与技巧-正规杠杆平台-股票配资中心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