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风云突变:印度的反击与西方困境
在2025年8月4日这个日子,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措辞激烈的消息,矛头直指印度,指责其“靠倒卖俄罗斯石油赚取暴利”,并且罔顾乌克兰人民的苦难,宣布美国将大幅提高对印度商品的进口关税。这已是短短一周内,美国第三次就俄罗斯石油问题向印度发出警告,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程度呈现爆炸式增长。
印度对俄石油的依赖:数字背后的现实
数据显示,俄乌冲突后,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比例从惊人的2%飙升至35%,日均进口量峰值达到215万桶,使其一跃成为俄罗斯原油的最大买家。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施压,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伊斯瓦尔针锋相对,于当日发表强硬声明,以六大事实揭露了美欧在能源贸易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印度外交部的六大反击:揭露西方“双标”
首先,贾伊斯瓦尔指出,在俄乌冲突初期,为了稳定全球能源市场,拜登政府曾主动游说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如今却出尔反尔,令人费解。其次,他强调,印度88%的石油依赖进口,而俄罗斯石油的折扣高达20%,放弃俄罗斯石油将导致国内能源价格暴涨,严重威胁民生稳定。“我们只为14亿人吃饱饭”,贾伊斯瓦尔掷地有声地说道。
展开剩余77%此外,印度还指出了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庞大的贸易额。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与俄罗斯的货物贸易额高达675亿欧元(约合710亿美元),服务贸易额也达到172亿欧元,远远超过印度与俄罗斯的贸易总额。同时,欧盟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创下1650万吨的历史新高,还大量采购俄罗斯钢铁、机械等战略物资。
更令人玩味的是,美国自身也无法完全摆脱对俄罗斯商品的依赖。贾伊斯瓦尔指出,美国至今仍在进口俄罗斯核工业原料六氟化铀、电动车用钯金、化肥及化学品,从未真正切断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因此,印度认为美国对其实施制裁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并表示将采取一切措施捍卫国家利益。
印度的反制三连:石油、军购、关税
面对美国的压力,印度的反击并不仅限于口头。首先,印度坚守俄罗斯石油进口的底线。8月2日,印度官员明确表态,不会减少俄罗斯石油进口。俄油占印度进口总量的40%,长期合同和低廉的价格是印度的刚性需求,若转向中东采购,成本将激增30%。
其次,印度果断拒绝了美国力推的单价高达8000万美元的F-35战机。印方直言“不感兴趣”,坚持要求与美国联合研发武器,以避免被美国技术“卡脖子”。最后,印度向WTO提交文件,计划对美国豆类、坚果、化工品等价值76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直击美国农业州的“票仓”。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印度已对美国价值72亿美元的商品实施了报复性关税。
中俄的“助攻”:军演、能源、去美元化
印度之所以敢于采取如此强硬的姿态,背后离不开中俄两国的关键支持。在军事层面,俄罗斯外长宣布重启中俄印三边机制,中俄还在西太平洋举行联合军演,向印度传递了明确的安全保障信号。在能源方面,俄罗斯承诺确保对印度石油的稳定供应,甚至提供额外折扣,帮助印度抵御美国“二级制裁”的威胁。此外,印度还在加速“去美元化”进程,与阿联酋、俄罗斯签署本币结算协议,并在德里建立“国际供应链替代中心”,以降低对美国的依赖。
西方阵营的尴尬与内部分裂
印度的强硬反击让西方阵营陷入了尴尬境地。印度公开欧盟对俄贸易数据后,德国、法国等国被迫承认“无法在短期内切断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这无疑削弱了它们对印度施加压力的力度。同时,美国国内也出现了分裂的声音。农业州的议员纷纷抨击特朗普的“关税战损害本土农民”,摇摆州的大豆、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着印度报复性关税的冲击。
更为糟糕的是,美印贸易谈判陷入彻底僵局。7月份,美印贸易谈判一度接近达成临时协议(关税降至19%),但由于印度拒绝开放农产品市场而宣告破裂。特朗普延长谈判期限的提议也被莫迪政府无视。
“伪君子”之争:谁在玩弄双重标准?
在这场博弈背后,印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西方逻辑的漏洞。2018年,特朗普曾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印度钢铝加征关税,却对欧盟、加拿大等国豁免,这纯粹是政治歧视。而2025年,美国再次祭出26%的“对等关税”,也被WTO裁定违反贸易规则。
欧洲的“道德牌”同样站不住脚。欧盟一边批评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一边却用卢布支付俄罗斯天然气进口费用,2024年俄罗斯天然气在欧盟进口份额中仍高达15%。面对西方的指责,印度民众发出了怒吼:“美国人用着俄罗斯核原料,欧洲人烧着俄罗斯天然气,凭什么要我们挨饿受冻?” 这场贸易战背后,折射出的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发展中国家捍卫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
"
发布于:四川省出彩速配-炒股入门与技巧-正规杠杆平台-股票配资中心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